作者:舒舒/從歐洲看世界2018 年 10 月 29 日星期一,德國總理梅克爾(Angela Merkel)公開表示,將辭選她擔任了長達 18 年的基民黨主席一職,但是會繼續擔任總理直到 2021 年任期屆滿──此後預計完全退出德國政壇。 梅克爾出人意表的發言如同一顆震撼彈,瞬間在德國與國際媒體上引爆火線話題──除了討論誰將會是她的黨內接班人之外,舒舒的直覺反應是:「沒有梅克爾的德國,誰來帶領?」 梅克爾「退位」的前因後果 2017 年 11 月德國中央選舉,當時執政的「聯盟黨」──Unionsparteien,由基督教民主黨(CDU,簡稱「基民黨」)和姊妹黨基督教社會黨(CSU,簡稱「基社黨」)組成──雖合計仍保有德國「第一大黨」的地位,但得票率卻比前次 2013 年選舉低了近 10 個百分點(41.5% v.s 32.9%),相當於總得票跌了 20% 有餘。 為了取得國會多數,聯盟黨必須再尋求其他政黨共組聯合政府,當時一波三折的政治協商,甚至讓德國經歷了近 4 個月的「無政府狀態」。一年後的 2018 年 10 月,德國地方選舉紛紛上路。對執政聯盟來說,情況更是雪上加霜: 第一場是有「德國最富」之稱的巴伐利亞邦(Bayern,以下簡稱「巴邦」)。此選舉創下了千禧年以來德國最高投票率(72.4%),更打破了基社黨自 1950 年以來獨霸巴邦的神話、創下該黨史上最低得票率紀錄(37.2%)。巴邦的選舉結果,直接對德國中央形成壓力──基社黨是執政聯盟之一,黨主席賽爾霍夫(Seehofer)更是梅克爾政府中大權在握的內政部長。巴邦不少選民因為對賽爾霍夫不滿而改投他黨,敗選的雖不是梅克爾帶領的基民黨,但仍對身為總理的她造成不小的殺傷力。 緊接而來的,是 10 月 28 日德國黑森邦( Hessen )的地方選舉。執政的基民黨雖保住了邦內最大黨的地位,卻同樣嚐到前所未有的敗績(得票率僅 27 %)。 選舉災情直襲中央柏林,身為黨主席的梅克爾對於敗選結果自是責無旁貸。在官方選舉結果正式出爐後,她便立即召開了記者招待會,談話重點有三:1,將不參選今年 12 月基民黨黨代表大會的黨揆選舉(亦即不續任黨主席)。2,但將繼續擔任德國總理一職,直到 2021 年任期屆滿。3,2021 年德國總理任期屆滿後,將完全退出德國政壇。2 分半多鐘的梅克爾談話似乎意簡言賅,但德國社會卻對其有諸多不同的解讀──聯盟黨內部的「梅賽之爭」,造成選民厭煩出走「執政聯盟在地方選舉失敗的最大原因是人民的憤怒,或者該說失望。 自從今年3月以來,我們的中央政府就處於『完全停擺』的狀態(die politische Dysfunktion),梅克爾和賽爾霍夫之間的權力之爭,為德國政壇做了極壞的示範。醜陋的政治亂象讓許多德國人感到極度厭煩,選民藉著地方選舉給執政聯盟一個慘痛的教訓。」德國教會慈善組織《世界大同》(Misson EineWelt)紐倫堡分處處長柏格曼博士這樣表示。他的說法,某種程度上道出了許多德國選民的想法──「梅賽之爭」的主要爭議點,在移民政策的南轅北轍事實上,自從 2015 年中東難民湧入德國以來(詳細可參考舒舒《為何對難民從接納到排斥》一文),身為德國「門戶」的巴邦,一直是德國遭受難民衝擊最大的地區。當時還是巴邦總理的賽爾霍夫,就主張管制入德難民人數,以及加強德國邊境巡邏;和梅克爾的「無條件接納難民」(wir schaffen das)政策嚴重分歧──這是二人「同床異夢」的開始。2017 年,德國大選聯盟黨部分選民因為不滿移民政策,而改投極右派的「德國另類黨」(AfD)。賽氏為了挽回民意,堅持要梅克爾指任他為內政部長,以便重新「檢討把關」德國的移民政策。為了「顧全大局」,梅克爾不得不將內政大權交給賽爾霍夫──然而這個決定卻有如「潘多拉的盒子」:一但打開,執政聯盟內部的政治紛爭從此浮上檯面、再也不曾停歇。如今,梅克爾宣布不續選基民黨黨揆已逾一週,但同樣面臨敗選結果的賽爾霍夫,卻沒有任何公開表示。以賽氏的強人作風(有人稱他「德國川普」),如果沒有驚天動地的政治危機,他大概會繼續坐在基社黨主席的位子上──這也意味著「梅賽之爭」暫時還不會消停。對權力的戀棧,恐怕才是梅克爾真正的危機德國作家 Igo Schulze 在《德國國家電台》專訪中談到,梅克爾辭去黨揆的決定時,說出了這一段話:「顯然,權力的魅力是如此強大,以致於那些手握權力的人,幾乎從不會自願去放棄手中的權力。」(德文原文: "Offenbar gibt es ja schon so eine Faszination der Macht, dass diejenigen, die daran hängen, sie kaum freiwillig wieder aus der Hand geben“)但 Schulze 認為,正是梅克爾對「德國總理」一職權力的眷戀,才促使她在第一時間內做出「棄卒保帥」的決定。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,德國總理慣例由執政黨黨揆出任,唯二例外只有 70 年代的總理史密德,以及梅克爾的前任總理施若德。而梅克爾目前所做的,正是在複製「施若德模式」。就連德國權威報紙《時代》(Die Zeit)也以略帶批評的語氣指出:梅克爾既然坦言自己執政不力,就該同時辭去執政黨主席和德國總理一職。她的主動辭選黨主席,其實是保住總理之位的「權宜之計」。「沒有梅克爾的德國,誰來帶領?」不可否認,儘管在今日德國褒貶不一,甚至批評日漸多過讚譽。但梅克爾畢竟共當了 13 年的德國總理,更曾有帶領歐元區走出歐債風暴、身為「歐盟 27 國總舵手」等美譽。 「倘若明天梅克爾就完全退出政壇,德國將何去何從?」舒舒不禁向德國親友們,拋出大膽的假設性問題。法律人出身的老聶告訴我:「也許很多德國人信賴、也習慣了梅克爾的穩重執政,但德國從二戰前威瑪共和的失敗中學到了教訓;現在我們的政府體制設計,保證了無論何人、何黨當政,政權都能平穩轉移。德國的民主制度建立在『法治』而非『人治』的基礎上,因此不用去擔心梅克爾的去留──因為自然會有可以接替她的人,而這個人也必須在德國既定的體制內執政。」柏格曼博士則對於德國的「民主制度」有更進一步的解釋:「德國有的不僅是民主制度(demokratisches System);準確來說,德國人知道自己是一個還在學習『民主化』(Demokratisierung)的國家──民主化只有進行式、沒有終點。」「在最近的地方選舉中,年輕族群為了保障自己未來的生存權和發展權,而選擇了主打環保議題的綠黨;以往的非選民族群(Nichtwähler)則理解到選票有改變現狀的力量,因此決定踴躍出來投票。這兩個現象其實都是選民意識『進化』的結果。民主制度下的選舉權,不是白吃的午餐,而是人人必須去學習、才能當之無愧去享有的公民權利。」他補充。 在年底台灣地方選舉迫近的時刻,個人認為柏格曼博士的一席話恰如黃鐘大呂,振聾發聵,特別值得我們深思。或許有一天,台灣社會也能隨著民主化的學習和實踐,而日漸蛻變成熟──我們不會再因為某些政治人物的個人魅力而瘋狂;也不會因為某個政治領袖的去留而憂心未來,因為無論誰來執政,都已無法撼動負責任的公民意識,以及健全的民主體制。※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,原標題為《 「沒有梅克爾的德國,誰來帶領?」──梅克爾辭選執政黨主席的「前因後果」與意義》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【關聯閱讀】 誰來晚餐:梅克爾接納難民,是否激化來自歐洲的另一種聲音? 被「騙怕了」?法國人支持「聯中抗美」──歐盟官員嘆:無法信任川普,又無法真心和中國交朋友更多論壇文章 許宗力害了蔡英文 丁守中應該感謝小野 73歲無國界醫生:心才是最需要治療的傷口 期中選舉落幕 川普是跌倒還是跛腳? 美國從政女性的分水嶺作者簡介:曾是台灣的平面媒體記者,也在歐洲和日本當過白領、做過中醫口譯,目前是數家中文媒體的特約歐洲企劃和翻譯。學生時代因為討厭英文而宣稱永遠不要踏出台灣島,後來卻嫁了個歐盟外交官足跡遍及五大洲四十六國。______________【Yahoo論壇】係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>>> 投稿去
- Nov 11 Sun 2018 07:06
Fed按兵不動12月料將再次升息 美股盤前道瓊期指跌逾120點
留言列表